5月24日出版的《中國教育報》頭版“千方百計促進大學生就業”專欄以《精準服務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為題報道我校在提升校園招聘供需匹配度上精準發力,講求精準、講求實效,精準拓展崗位,優化指導服務,全力促進2023屆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報道指出,山東農業大學將就業服務平臺作為精準服務每一名畢業生的重要抓手。針對企業需求與人才供給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對外調研行業企業需求,積極拓展就業市場,對內精細指導、精準幫扶,通過“私人定制”個性化精準服務等辦法,有效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


有關報道如下:
精準匹配升級就業服務平臺
《中國教育報》記者:魏海政 通訊員:王靜 姜芳
“平臺推給我的招聘信息對我求職成功至關重要,否則,作為一名文科生,我根本不會去關注主要針對學校水利土木工程學院的這場招聘會。”近日,山東農業大學應屆畢業生周涵告訴記者,該校的就業服務平臺聚焦精準匹配,不斷升級就業服務平臺功能,為畢業生“一對一”精準推送就業招聘崗位信息。在這場招聘會上,周涵被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錄取。
周涵所說的就業服務平臺,是該校精準服務每一名畢業生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山東農業大學針對企業需求與人才供給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對外調研行業企業需求,積極拓展就業市場,對內精細指導、精準幫扶,通過“私人定制”個性化精準服務等辦法,有效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
“以前的流程是企業把信息發給學校,學校發給學院,學院再發給學生,流程較長。”該校就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張曉文告訴記者,“學校就業服務平臺升級改造后,我們在就業信息網后臺就對用人單位的資質進行提前審核,對招聘場地進行提前分配,對相關專業學生進行精準招聘信息推送,大大提高了信息的針對性和招聘會的效率,方便了畢業生與企業的信息匹配對接。”
山東農業大學學工處處長王群介紹,就業服務平臺還可以按照學生考研、就業、考公、出國及創業等不同就業意愿設置分類標簽,也可按照生源地等信息分類,讓信息多跑路、學生少跑腿,提高就業信息收集處理能力,根據學生求職意愿和企業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顯示和推送信息,提高了供需匹配度。
“來山東農大招聘之前,我們在學校就業服務平臺發布信息后,就收到了符合崗位條件學生的簡歷,招聘會變成了‘見面會’,節約了很多招聘時間。”北京倍舒特公司的招聘人員張瑞萍在該校近日舉辦的招聘會現場表示。
原文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5/24/content_624460.htm?di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