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是廣泛存在于動植物中的內源性非編碼RNA,長度為21-25nt,通過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靶向目標RNA,對靶標RNA進行切割或者抑制mRNA翻譯從而調控基因表達。miRNA前體加工復合體核心組分HYL1的穩定性與核定位對維持復合體活性至關重要,進而調控miRNA積累,但作用機制尚未被充分研究。
近日,山東農業大學張數鑫團隊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發表了題為“Plant-Specific BLISTER Modulates miRNA Biogenesis by Regulating MIRtranscription, HYL1 Phosphorylation and Nuclear Transport in Arabidopsis”的文章。本研究發現,植物特異性蛋白BLISTER(BLI)通過調控MIR基因轉錄、HYL1磷酸化及HYL1運輸,在miRNA生物合成中發揮關鍵作用。bli突變體表現出特定miRNAs的異常積累,同時HYL1組成的D-小體形成增強。生化證據表明BLI負向調控MIR基因轉錄。此外,BLI通過促進HYL1去磷酸化進而加速其降解。值得注意的是,BLI與KETCH1互作共同協調HYL1的核輸入機制。該研究確立了一種新型調控范式:植物特異性蛋白通過整合轉錄調控與翻譯后修飾來協調miRNA生成,這一發現深化了我們對植物基因調控機制的理解。

圖1 BLI調控miRNA生物合成的分子機制
山東農業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王姝為第一作者,張數鑫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生科院李祥教授、楊巍副教授和張杰道副教授參與了該研究工作。特別感謝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孫加強研究員為本研究提供了突變體和轉基因材料。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小麥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811”項目和泰山學者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academic.oup.com/nar/article/53/18/gkaf1012/8277921
編 輯:萬 千
審 核:賈 波








